【危疾保險】人無事,先做到世界冠軍

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《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》,香港生育率排名為全球榜尾。為鼓勵生育,政府剛發表的施政報告,推出一系列措施,包括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2萬元及提高與居所有關的扣稅額上限,送上一點心意。

為人父母者除了經濟的考量外,要顧慮的還有很多。有家長望子成龍,為子女報讀各式各樣的興趣班,希望他們琴棋書畫樣樣皆通,贏在起跑線;有家長則著重子女身心多元發展,希望他們擁有一個愉快童年。儘管每個人對育兒的方法不盡相同,但祈望子女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地成長,相信是天下間所有父母的心願。

雖說現今醫學發達,但懷孕期間有可能會面對「陀唔穩」的風險。市場上有特別為孕媽媽和即將出生孩子而設的危疾保險計劃,早於胎兒第22周起即可投保,媽媽和孩子同時獲得保障。孩子出生後將成為保單受保人,可獲得計劃所承保的危疾保障。針對兒童對危疾保障的需要,於選擇危疾保險計劃時可留意所承保的兒童嚴重疾病是否夠廣,例如市場較少承保但卻普遍的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、自閉症、嚴重哮喘、妥瑞症等,較妥貼的計劃所提供的兒童嚴重疾病保障 更可至受保人25歲,令爸媽倍感安心。

雖然危疾保障能有效對沖患病所引致的財務風險,仍有人視危疾保障的保費為一項開支,若然健康無恙,所繳付的保費便有如白付,因此,作為父母的讀者們可選擇提供「現金價值回奉」的危疾保險計劃,只要總賠償金額未達100%基本保障額,於指定保單年選擇退保,可獲取保單內的保證現金價值及非保證「終期紅利」,而無須扣除任何曾支付的賠償金額。

大家可會想到原來自己才是子女未來的最大風險?尤其身為家庭經濟支柱,一旦自己因患病而收入不繼,甚至離世而無法繼續供款,為子女所投保的保單便會失效。精明的家長們可考慮為子女投保時以少額附加「繳款人保障」於危疾保障的保單,當身為保單持有人的父或母,不幸於指定年齡前不幸身故或因傷殘而持續6個月或以上完全無法工作,便可獲豁免保費,確保子女仍可繼續獲得所需的危疾保障。

既然我們一生之中無法確保能與嚴重疾病絕緣,及早為孩子建立穩妥的健康安全網,完善風險管理,便可讓自己及家人時刻得到安心保障。即使子女不幸患病,藉著一筆過的賠償,便可在治療方面有更多選擇,讓孩子及早接受適切的治療,早日重拾健康。畢竟,「人無事,先做到世界冠軍」。

註:本文由萬通保險撰寫,僅供參考之用。萬通保險已力求資料準確,但不會對或因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上責任。

撰文 : 葉偉傑 萬通保險市務部副總裁

欄名 : 《保險360

本網站使用 Cookies以優化您的瀏覽體驗。閣下使用本網站即表示同意由Cookies衍生之私隱政策。詳情請參閱本網站所附載之條款。

接受及關閉X